2025年4月23-25日
上海世博展览馆

电子展|逆境中前行的孤勇者——中国光伏产业

随着3060目标的逐步推进实施,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迅猛,现已然是全球光伏产业的领军者,然而中国的光伏产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一路走来历经几起几落。接下来电子展小编就对中国光伏产业发展历史及未来发展趋势简单总结。

一、萌芽阶段(1958年-1995年)

1958年,中国开始进行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研究开发,当年研制出了首块硅单晶;

1971年,首次应用于天上,即将太阳能电池成功地应用地应用在“东方红二号”人造卫星上;

1973年,开始将太阳能电池应用于地面,首先在天津港用于航标灯电源,并于1975年先后在宁波、开封成立太阳能电池厂,开始开展太阳能电池生产。当时产量较小,1997年全国太阳能电池产量只有1.1kW,价格200元/瓦左右,由于收到产量规模、价格等方面的限制,市场发展缓慢,太阳能光伏的应用仅用于小功率的电源系统(功率一般为十几瓦以内);

1983年甘肃省自然能源研究所在榆中地区建设了10kW民用光伏电站,这座如今保存在研究所基地的中国老光伏电站,30多年过去了,功率仍能保持在7kW左右。

二、发展阶段(1997年-2003年)

1997年,开始实施“中国光明工程”,通过太阳能、风能等发电方式在西部地区建立了数千套独立发电系统,解决了西部乡村的用电问题;

在“中国光明工程”的引导之下,天合光能、保定英利、无锡尚德、江西赛维等中国第一代光伏企业先后成立。

1998年,天威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拿下第一套3MW多晶硅电池及应用系统示范项目,成为中国太阳能产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2001年,无锡尚德建立10MWp(兆瓦)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线获得成功,2002年9月,尚德第一条10MW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线正式投产,产能相当于此前四年全国太阳能光伏电池产量的总和,将我国与国际光伏产业的差距缩短了15年;

2002年,国家启动“送电到乡”工程,投资16亿元在西部7省区建立721座光伏或风光互补电站,装机容量为15.5MW。同年,全国太阳能电池的产量为6MW,2003年翻番达到12MW。伴随着“送电到乡”工程的实施,带动了国内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也造就了一大批光伏企业,促进了中国光伏产业的人才培养和能力建设,对发展中国的光伏产业起到了巨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三、井喷式发展阶段(2004年-2008年)

2004年,全球光伏产业迎来全面爆发元年,在欧洲(特别是德国和西班牙)市场的拉动下,中国已逐步成为全球重要的光伏生产和应用市场。中国光伏企业也步入高光时刻,并迅速从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扩张。

2005年,我国第一家民营企业在美国主板上市。此后,国内企业相继赴美上市,不断刷新中国新能源IPO的纪录,光伏产业一度风光无限。

2007年,中国成为全球非常大的光伏制造国,年产量达到1088MW,此后太阳能电池生产呈井喷式发展,成为太阳能电池第一生产大国。当时已有11家中国光伏企业在美国上市,中国光伏企业也接近了1000家,占据了世界光伏产业的一半以上市场份额,首次站上世界之巅。

四、迎来倒闭潮,政府救市稳盘(2008年-2011年)

2008年,中国太阳能光伏电池产量达到2600MW,继续在全球市场一路高歌。然而,产量的迅速扩张的背后,危机也逐渐显露出来,从原料进口到产品出口,还有核心技术,90%都被国外把控,当时被称为“三头在外”,非常容易被卡脖子。同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美国人把金融危机转嫁到了全世界。2008年,超过300家中国光伏企业倒闭。

2009年,中国光伏产业举步维艰,进入了衰退期,几乎全部崩溃,仅剩下几个巨头勉力维持,但也如风中残烛,奄奄一息。同年,眼看光伏产业濒临崩溃,政府出手拯救,推出了金太阳示范工程,通过财政补助来支持光伏产业发展,通过补贴做大国内市场,为光伏产业输血,形成国内光伏市场的循环,降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

2009-2010年期间,中国在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两三年内,光伏装机量达到3423.2MW,超过了过去九年加起来的总和。“金太阳工程项目”实施50%的初始投资补贴,高初装补贴在带动大型光伏电站的同时也带动分布式光伏增长,2011新增分布式装机同比增长245.8%,2012年同比增长79.7%。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完全掌握了晶硅电池的关键技术,单晶硅、多晶硅电池转化效率达到18%和17%,部分先进企业突破19%,位于世界第一梯队;还实现了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全部国产化,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优势产品重新开始对外出口。

五、美欧双反绞杀(2012年-2013年)

2012 年,美国挑起“双反”即对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板)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后来欧洲加入贸易战阵营,结果导致我国光伏产业发展遭遇重挫,2013年,中国光伏电池对美国出口额下跌48%,对欧洲出口额下跌71%。在2013年当年内,中国光伏产业链上下游有超过350家企业破产。无锡尚德破产、绥化宝利被法院查封、江西塞维申请破产保护、河北英利10亿债务违约,在美上市的11家中国企业总负债近1500亿。

六、再次出击,迎来高光时刻(2014年至今)

在美欧“双反”围剿之下,我国政府再次出手救市稳盘,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从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发展秩序、应用市场、支持政策、市场机制等方面,全面大力扶持国内光伏产业发展。

在政策的指引和扶持下,2014年开始,中国光伏市场全面爆发,硅片、电池片光伏组建产量持续增加,平均年增长率达到50%,光伏全产业链的技术都开始快速迭代。装机容量也持续增加,从2014年新增装机容量10.6GW,累计装机容量28GW,2015年新增装机容量15.13GW,累计装机容量43.18GW,平均年增长率接近50%。截至2023年底,中国光伏累计装机60949万千瓦。

2018年,中国光伏产品出口国家已超过200个,如印度、墨西哥等国取代了之前的欧美市场,成为中国光伏主要出口国。

2019年,欧盟宣布停止对中国的双反措施,虽然美国没有公开宣布取消,但也在同年的第五次复审中,将中国光伏的双反税率从高238%下调至4%。双反解除后,中国企业再次进入欧美市场,并获得比2012年更高的市场份额,世界光伏产业正式迈入中国时代。

时至今日,中国光伏装机规模已经超过了欧盟和美国的总和。同时,全球光伏产业20强中有15个来自中国光伏供应链。从上游到下游大致可以分为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和电站。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光伏领域已有80多家上市公司,拥有全球非常完整的产业供应链,在光伏产业的各环节均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

电子展浅谈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规划和展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实现跨越式发展,装机规模已突破10亿千瓦大关,占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的比重超过40%。其中,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分别连续7年稳居全球首位,光伏、风电等产业链国际竞争优势凸显。

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9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规划》要求我国在“十四五”期间能源低碳转型稳步推进。在能源低碳转型目标中,《规划》指出要在“十四五”期间单位GDP 二氧化碳排放量五年累计下降18%。到2025 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达到39%,电能占终端用能比重达到30%左右。目前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截至2021 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2.48 亿千瓦时,占全国用电总量的29.8%。可再生能源电力中风力发电6536 亿千瓦时,太阳能发电3259亿千瓦时。

根据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等机构联合发布的《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路线图2050年》预测,到2030年和2050年,中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分别达到400GW和1000GW。电子展小编觉得,届时太阳能将从目前的补充能源过度为替代能源,并逐步成为能源体系的主力能源之一。

文章来源:能源电力公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