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30日,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宣布,由该公司自主设计建造的我国首条磨铣工具智能自动化钎焊生产线在天津正式试投产。这一创新生产线将显著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推动我国石油工业向智能化、绿色化和高效化方向发展。
一、磨铣工具的关键作用与传统挑战
电子展了解到,在石油开采中,磨铣工具是不可或缺的设备。它们如同“手术刀”,凭借其强大的切削能力,能够高效地对井下硬材料进行磨削或铣削,精准完成井筒处理作业。然而,传统磨铣工具的生产依赖于氧气乙炔压缩气体作为燃料,由高级技师手工进行钎焊操作。由于钎焊火焰温度高达3000摄氏度,钎料填充和切削齿焊接的质量受到人为因素的显著影响,这不仅限制了生产效率,也影响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二、科技创新助力产业升级
为了突破传统生产方式的局限,中国海油在磨铣工具生产领域引入了多项创新技术。电子展了解到,该公司在钎料选型和真空钎焊等关键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全面掌握了磨铣工具的真空钎焊工艺。此外,公司还成功集成航空电机真空感应焊接、AI图形识别和精密伺服位置控制等高精尖技术,自主设计并建成了国内首条磨铣工具智能自动化钎焊生产线。
这一生产线实现了物料存储与执行动作的深度融合,并通过前端与后台大数据的交互应用,完成了从传统生产模式到智能化生产的跨越。生产线利用清洁电能进行恒定加热,通过智能控制机械臂完成从钎料置放到成品下线的全部工序。其中,AI图形识别系统能够精准识别振动筛上的数百个切削齿颗粒,并协助机器人将这些颗粒按照设计要求精准摆放,解决了人工摆放效率低下的问题。此外,真空感应钎焊技术能够将切削齿颗粒之间的排布缝隙精确到0.1毫米,相比传统钎焊,可节约钎料30%以上。
三、生产效率与环保效益的显著提升
电子展了解到,在试运行期间,该生产线表现出色。磨铣工具的焊接质量平均提升了25%,生产效率提高了14倍。同时,单套磨铣工具的制造过程总体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了三成以上。这一成果不仅提升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还显著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为石油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