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航天科技领域再传捷报。由中科院科研团队自主研发的新型半导体功率器件近日在空间站完成在轨验证,这一成果将推动我国航天电源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
半导体封测展了解到,科研人员介绍,这款采用碳化硅材料制造的电力电子器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等显著优势。与传统硅基器件相比,其性能指标提升显著,特别适合航天器对电源系统的高标准要求。
2024年底,该科研装置随天舟八号货运飞船进入太空。经过持续在轨测试,器件在400伏高压工作环境下表现稳定,各项参数均达到设计指标。测试数据表明,这种新型功率器件完全满足空间应用需求。
"这项突破意味着我国航天电源系统将迎来革命性升级。"项目负责人表示,"碳化硅功率器件的应用,将使单个电源模块功率提升至千瓦级,为未来深空探测任务提供更强大的能源保障。"
半导体封测展了解到,专家指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成功应用,不仅解决了航天器电源系统轻量化、高效化的技术难题,还将大幅提升我国在探月工程、载人登月等重大航天任务中的技术实力。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在新一代航天电源技术领域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文章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