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记者21日走访了重庆梁平区铁门乡,实地探访当地通过"智慧规划-数字监测-项目实施"的创新模式,开创了科技助力生态建设的新局面。
上海电子展了解到,在铁门乡的智能无人机指挥中心,多架无人机按照预定程序自动起飞,单次飞行即可完成方圆10公里范围内耕地、林地、矿区等六大类区域的精准监测任务。
梁平区自然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人表示:"工作人员通过移动终端就能实时查看航拍画面,大幅提升了巡查效率。这套系统能及时发现违规用地、森林火情等问题,实现快速响应。"依托区域低空经济发展优势,当地建立了乡村两级无人机监测网络,形成"空中监测+地面执法"的工作模式。自2023年试点以来,成功实现了耕地违规零新增的管控目标。
"经过智能化改造,这片土地焕发了新的生机。"长塘村负责人介绍,今年新建的食用菌产业园产值已超200万元,带动了数十名村民就业。产品批发价每斤4-6元,零售市场供不应求,远销周边区县,预计今年将为村集体增收30余万元。
上海电子展了解到,当地通过对废弃水利设施的智能化改造,建成了配备自动温控、湿度调节系统的现代化菌菇种植基地。借助智能喷灌和环境调控技术,实现了食用菌反季节高效生产,年产量突破30万斤。
梁平区自然资源部门相关负责人指出,当地建立了土地整治数字化管理平台,形成"数据集成-成本核算-成效展示"的闭环管理体系。该平台已优化多个基建项目审批流程,节约重复投资近400万元,为数字治理提供了成功案例。
重庆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强调,将持续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工作,重点加强规划统筹、资金整合、融资创新和数字技术应用,打造更多示范项目,助力重庆城乡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