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4月21-23日
上海世博展览馆

电子展|工业机器人出口飙升六成:中国智造迎来“爆发元年”

2025年刚过半,中国工业机器人交出了一份“炸裂”成绩单:海关数据显示,1—6月累计出口量同比激增61.5%,远超市场预期。电子展小编觉得,这一数字不仅刷新近十年同期纪录,更标志着“中国造”机械臂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占领全球工厂。

在7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海关总署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上半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情况。其中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介绍到,我国进出口已经连续9个季度运行在10万亿元以上,今年上半年进出口比去年上半年增加了6000多亿元。

另外,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今年1-6月,二极管及类似半导体器件进口总量达到2457.4亿个,同比增长2.3%,进口金额达到115.4亿美元,同比增长3.8%;集成电路进口总量达到2818.8亿个,同比增长8.9%,进口金额达到1913.6亿美元,同比增长7%。

出口方面的增长更为迅猛,集成电路上半年共出口1677.8万个,同比增长20.6%;出口金额为904.7亿美元,同比增长18.9%。

其中,工业机器人表现亮眼,去年国内工业机器人出口市场份额跃居前列,今年上半年出口继续增长61.5%。王令浚表示,我国外贸企业抓住全球能源转型新趋势,持续增加优质绿色产品供给,加速开辟新领域、新赛道。上半年,锂电池、风力发电机组出口增速都超过两成。近期大家可能都在关注“机超”,也就是机器人足球赛,从跳舞到马拉松再到踢足球,机器人越来越多才多艺,充分体现了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创新活力。

而各地公布的数据也显示,机器人出口增长成为了亮点。佛山市统计局公布了今年1-5月的进出口额为1952亿元,同步下滑9.7%。但同期佛山市工业机器人产品的出口额则显著上涨,同比增长约24.1%,达到1.7亿元。

据介绍,广东2024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2200亿元,同比增长约25%;智能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992亿元;工业机器人产量达24.68万台,同比增长31.2%;机器人相关产品出口457.4亿元,同比增长19.6%。

今年1-5月,江苏出口工业机器人6.9亿元,同比增长90%。绿的谐波、中达电子、达谊恒精密机械等机器人领域企业的海外订单增速较快。

近年来人形机器人的火热,带动了整个机器人产业的增长,但目前从应用端来看,人形机器人主要还是用于高校、实验室等算法研发的领域,部分车企则有小规模尝试利用人形机器人进行简单的搬运工作,或是一些展会用于引流等展示用途,短期内还难以实现大规模投入应用。

但工业机器人代表着工业自动化的需求在持续增长,在人形机器人火热的背后,包括AGV、产线上的机械臂等多种形态,这些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的产品,正在得到更多认可。电子展小编觉得,叠加近年来供应链本土化、中国制造业出海建厂等趋势,工业机器人将会迎来新一轮的高速增长期。

文章来源:电子发烧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