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
上海世博展览馆

电子展|从硅基到金刚石:半导体材料的演变历程

半导体材料是现代科技的基石,其发展历程堪称一部精彩的进化史。从早期的硅基材料,到如今备受瞩目的金刚石材料,每一次变革都为电子技术带来了巨大的飞跃。今天,电子展小编带您读懂半导体的“四代同堂”。

第一代半导体—硅基时代的奠基者——硅(Si)与锗(Ge)

作为这一阶段的代表,其历史可追溯至1947年贝尔实验室的晶体管发明。尽管锗在早期制备上占据优势,并曾一度成为主流材料,但其固有的热稳定性差、高纯度单晶制备困难等缺陷,随着技术进步逐渐显现。而高纯硅制作工艺的成熟,使得硅基半导体在稳定性、成本效益及集成度上展现出显著优势,自1980年代起,硅便在全球范围内逐步取代锗,成为半导体产业的支柱。至今,硅基材料特别是单晶硅,依然是处理器(数字)、存储(数字)、射频芯片等日常电子产品中不可或缺的核心材料。

第二代半导体—光电领域的佼佼者——砷化镓(GaAs)与磷化铟(InP)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持续革新,光电应用对半导体材料提出了更为严苛的挑战。第二代半导体材料,以砷化镓和磷化铟为代表,凭借其卓越的物理特性,在光电领域大放异彩。它们不仅电子迁移率极高,适合高频、高速应用,如射频芯片、感光元件、发光元件(红外光)。

第三代半导体—极端环境的守护神——碳化硅(SiC)、氮化镓(GaN)

进入21世纪,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和航空航天等新兴领域的崛起,对半导体材料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在此背景下,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应运而生,以碳化硅、氮化镓和硒化锌为代表。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具有宽禁带宽度、高击穿电压和高热导率,使得它们非常适合在高温、高功率和高频的应用环境中稳定工作。这些特性不仅提升了器件的开关速度和抗辐射能力,还增强了其在电力电子和电动汽车驱动等领域的适用性。

第四代半导体—未来科技的先驱——金刚石(C)、氧化镓(Ga20g)

随着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飞速发展,半导体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这一背景下,第四代半导体材料凭借其卓越性能,成为了科技领域的瞩目焦点。金刚石(C)、氧化镓(6a29)等新材料,凭借其超宽禁带、高击穿电压以及高载流子迁移率等特性,在功率电子、高频通信以及光电子集成等多个领域展现出臣大的应用潜力。

在未来,半导体材料的发展还将继续探索新的材料和技术。除了金刚石,其他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如碳化硅、氮化镓等也在不断发展。这些材料各具特色,将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随着量子技术的兴起,半导体材料还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电子展小编觉得,无论未来如何发展,半导体材料都将继续在科技领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文章来源:昆吾半导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