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2-24日
上海世博展览馆

上海电子展|5G 驱动下的中兴通讯南京智能滨江 5G 工厂:智能化生产的典范与变革先锋

 

自 2019 年中国 5G 正式商用以来,其在工业制造领域的应用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和智改数转的关键力量。《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实地探访全国首家五星 5G 工厂 —— 中兴通讯南京智能滨江 5G 工厂(滨江工厂),深入探寻 5G 技术于制造业的落地成效。

 

一、工厂发展历程与特色

 

“用 5G 制造 5G” 是滨江工厂的发展主线。2019 年投产的该工厂,总投资超 200 亿元,年产值逾 500 亿元,专注 5G 基站、服务器、汽车电子等产品生产。中兴通讯副总裁陆平介绍,工厂经历数字滨江、5G 滨江建设期,已实现 24 类、120 余项 5G 应用,现正处于智能滨江建设阶段,借助 5G - A、大模型等人工智能能力,追逐生产质量与能效的极致化。

 

滨江工厂高度智能且协同高效。上海电子展了解到,厂内大量工作由机器承担,其设计仿若巨大仿生体,5G 协作机器人如灵巧双手 24 小时作业,AGV 似灵活双脚穿梭其间,机器视觉取代人眼质检并借助 AI 算法将漏检率降至 0,5G 工业现场网如神经网络连接关键设备,智能运营中心像大脑进行智能化调度,使工厂产值大增、人均产值提升、交货周期缩短、碳排放及单台产品能耗降低,年产值超 500 亿元。全国近 3000 个 5G 工厂建设中,仅滨江工厂获五星 5G 工厂认证。

 

二、5G 网络在厂区的构建与优势

 

上海电子展了解到,5G 网络的高速率、低时延、广连接特性为工业设备实时数据交换提供可能,提升生产效率与灵活性。在滨江工厂,以 5G 基站工厂为例,2 万平方米厂区借 24 个 Qcell 小站实现无死角覆盖,采用 SuperMIMO 技术让网络 “车道” 倍增。全方位网络覆盖和高 5G 联网率带来诸多益处:一是稳定网络随时可供业务部署;二是产线柔性提升,新增业务或调整无需重新布线,换线周期大幅缩减;三是为数据要素流通和智能大脑应用筑牢根基。

 

三、5G 与生产场景融合的挑战与突破

 

5G 赋能制造面临挑战,关键在于与生产场景结合。如 5G 网络通信与工业控制节拍匹配问题,传统 PLC 与现场硬件强耦合,不利跨工序协同与新技术融合,需云化改造。云化 PLC 取代有线网络便于灵活部署,适应柔性生产,但与现场设备通信需确定性网络保障。中兴通讯达成 5G 双向时延小于 10 毫秒、抖动在 1 毫秒以内的 99.999% 确定性网络能力,推动 PLC 国产化,还研发具身智能机器人攻克复杂操作自动化断点,其通过传感器感知环境、AI 控制精细操作,已打通十多个自动化业务断点,且正探索星云工业大模型构建多机器人协作 AI 大脑以完成复杂作业。

 

四、云到端协同算力架构与应用创新

 

滨江工厂基于 “5G 工业现场网 + 数字星云” 架构实现全流程业务创新,涵盖 20 大 5G + 工业互联网应用。引入 5G 至边缘计算构建 “云 — 边 — 端” 协同算力架构,满足不同场景算力需求,数字星云平台汇聚治理数据,借 AI 大模型分析并提供开发工具与能力,加速创新应用开发。如 5G 云化 AGV,其 AI 调度平台部署边缘侧,与云端系统通信实现物流与生产、仓储系统融合,经 5G 网络与 AGV 通信达成无人化,使厂区物流效率提升 80%。同时,大模型智能化应用成效显著,智能排产使周期下降 80%,工艺文件智能生成效率提升 10 倍,视觉大模型用于 AOI 智能质检使过检率下降 61%。

 

滨江工厂成功经验已在多行业多企业落地,其彰显 5G 对生产方式的革新意义,是新质生产力代表,为新型工业化筑牢根基。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