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展|新密机器人产业园区盛大开园,奏响工业 4.0 智能制造新乐章
在科技浪潮汹涌澎湃、日新月异的当下,工业 4.0 时代已然阔步而来,为全球制造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机遇。12 月 20 日,于新密市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内,一场备受瞩目的盛会 —— 全国机器人焊割行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暨工业 4.0 机器人产业园区开园仪式隆重拉开帷幕。
工业机器人,作为高端制造领域的璀璨明珠,正搭乘着时代的快车,迎来了历史发展进程中极为关键且难得的黄金机遇期。而此次活动的盛大举行,无疑是新密市在智能制造版图上落下的一枚重磅棋子,它象征着新密市在这一领域实现了一次意义重大的跨越,同时也犹如一股强劲的动力注入剂,为全国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与希望。
电子展了解到,这座盛大开园的机器人产业园,以郑州越达科技装备有限公司作为主导力量,承载着宏伟的发展蓝图,其总投资规模高达 20 亿元,立志要在长江以北地区打造出规模大的工业机器人实体生产基地,展现出非凡的发展气魄与宏大愿景。目前,园区的第一期工程已然顺利投产,主要聚焦于焊接、涂装、搬运等工业机器人的生产制造,这些机器人凭借其先进的技术与高效的性能,正逐步在相关领域崭露头角,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二期规划更是令人瞩目,将精心打造涵盖研发中心、运营中心以及工业 4.0 体验馆等在内的一系列高端设施,旨在构建一个集研发、生产、展示与运营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生态,为机器人产业的持续创新与深度发展筑牢坚实根基。
回溯过往,越达科技于 2023 年 1 月签约落户新密市,在当地各部门齐心协力、高效协作之下,仅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便完成了立项审批,并成功开工建设,这般雷厉风行的推进速度,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了新密市在项目落地实施方面的高效执行力与强大保障力,彰显出这座城市对于发展智能制造产业的坚定决心与积极态度。
当下,河南省在积极推进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征程中,正精心构建 “7 + 28 + N” 产业链群的发展模式,其中机器人及数控机床产业链脱颖而出,被列为 28 条重点发展链之一。这一战略布局不仅凸显了高科技产业链发展所应具备的系统性思维,更从侧面印证了河南在智能制造领域先行先试、勇立潮头的先锋地位,为全省制造业朝着高端化、智能化方向迈进提供了清晰的路线指引。
在此次意义非凡的开园仪式上,越达科技可谓是收获满满,成功与 13 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合同,合同总金额高达 22 亿元,展现出强大的市场吸引力与合作潜力。与此同时,新密市也凭借自身的产业优势与发展机遇,与 14 家企业达成了项目合作意向,这些合作项目汇聚起来,形成了总投资达 227 亿元的庞大规模,涉及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能源等多个前沿且关键的领域,充分彰显出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跨行业合作所蕴含的广阔发展前景与无限可能性,为产业融合与协同创新开辟了新的路径。
从技术维度深入剖析,工业 4.0 的核心要义在于智能化与数字化的深度融合,二者相辅相成,共同铸就了制造业变革的强大引擎。在实际生产场景中,通过机械手臂的灵活运用以及精准焊接操作,传统制造领域正经历着一场脱胎换骨般的改造。那些以深度学习和机器视觉等先进技术为基石构建而成的智能机器人,宛如技艺精湛的工匠,不仅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还将操作失误率控制在极低水平,成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而这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背后,离不开坚实强大的技术支撑体系,它宛如一座稳固的基石,支撑着整个智能制造大厦不断向上攀升。
在论坛环节,与会的各位专家学者围绕 “机械工业运行现状与走势展望”“焊接工业的压力与潜力” 等一系列当下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各抒己见,发表了鞭辟入里、极具前瞻性的见解。
值得一提的是,河南省在培育高成长企业方面成绩斐然,已然培育出国家级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 11 家、省级 “专精特新” 企业 72 家。这一亮眼成绩的背后,既凝聚着地方政府在科技创新领域的高瞻远瞩与不懈努力,更折射出全省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坚实步伐与积极成效,体现了河南对于高质量发展的执着追求与坚定践行。新密市作为全国百强县(市)之一,始终将制造业奉为立市之根本,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道路上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如今更是在智能制造这一全新赛道上积极进取、奋勇争先,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与昂扬的奋进姿态。
文章来源:搜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