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2-24日
上海世博展览馆

电子展|京东方 Mini LED 车载显示技术开启量产新纪元

 

在新能源汽车与汽车智能化浪潮汹涌澎湃的当下,智能座舱已成为汽车制造商竞相角逐的核心战场。而车载显示屏作为提升用户体验的关键窗口,其技术革新至关重要。Mini LED 技术凭借在亮度、对比度及功耗等方面的卓越表现,正逐步在车载显示领域崭露头角,精准契合了市场对高品质画质日益增长的需求。

 

近期,红旗旗下备受瞩目的旗舰车款 “国雅” 系列震撼亮相,其搭载的 13.48 英寸 Mini LED 背光显示屏由 BOE MLED 倾心打造。这一创举标志着京东方 Mini LED 技术在车载显示领域首次实现量产应用,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电子展了解到,红旗 “国雅” 系列车型定位高端奢华,售价区间在 140 至 186 万元之间。该系列车型所配备的 13.48 英寸 Mini LED 背光显示屏,借助京东方 Mini LED 先进的区域控光技术,成功实现了对比度与亮度的双重跃升,并完美支持高动态范围(HDR)显示。与此同时,BOE MLED 提供的 Mini LED 显示模组还具备长寿命与出色的抗震性能,为车载显示的稳定性与耐久性提供了坚实保障。

 

据 BOE MLED 介绍,其已成功构建起完备的产业链整合体系,拥有从 LED 芯片到显示模组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开发能力。当前,京东方 MLED 业务版图已广泛覆盖会议、商显、室内外广告、舞台租赁、电影院、xR 虚拟拍摄等多元场景,且其背光技术在电视、商显、显示器、笔记本电脑以及车载等领域均有深度应用。

 

值得关注的是,除红旗 “国雅” 系列外,今年 10 月推出的极氪 7X 搭载 16 英寸 Mini LED 悬浮屏,采用瑞丰光电的 Mini LED COB 背光灯板方案;4 月发布的小米汽车 SU7 则配备 16.1 英寸 TCL 华星 Mini LED 背光中控屏。随着越来越多车企深刻洞察到 Mini LED 技术在提升显示效果方面的巨大潜力,未来 Mini LED 技术有望加速渗透至更多高端车型,在汽车行业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据 TrendForce 集邦咨询预测,车用显示市场对 Mini LED 背光的需求正呈爆发式增长,预计到 2028 年,Mini LED 背光在车用领域的渗透率将攀升至 6%,出货量约达 1500 万台,较 2024 年增长近 10 倍。

 

电子展了解到,在车载显示技术快速发展的浪潮中,京东方等面板厂正加速布局车载显示领域。随着市场需求的迅猛增长,车载显示技术的创新已成为推动整个产业链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传统车载显示供应链由面板厂、模组厂、系统集成商和整车厂构成,整车厂通常通过 Tier 1 传递需求。然而,随着车载显示朝着大屏、多屏和高技术方向不断演进,显示技术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为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整车厂开始直接与面板厂 / 模组厂携手合作,跳过 Tier 1,供应链体系正在经历深刻的重构与重塑。

 

现阶段,车载显示技术主要包括 LCD、OLED、Mini LED 和 Micro LED。尽管 LCD 目前仍是主流技术,但随着汽车行业加速向 “新四化” 转型,Mini LED 和 Micro LED 技术逐渐彰显出独特优势。其中,Mini LED 技术凭借其出色的显示性能,已率先在众多高端车型中得到应用。除上述提及车型外,仰望 U8、飞凡 R7、蔚来 ET7、奔驰 Vision EQXX、理想 L7、理想 L9、林肯新款航海家、凯迪拉克 LYRIQ 以及第三代上汽荣威 RX5 等车型,均已搭载 Mini LED 显示屏,这些车型的上市时间跨度从 2021 年至 2024 年。

 

而 Micro LED 技术更是以其更高的亮度、对比度、色彩表现以及更低的功耗,被誉为车载显示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面板厂商如京东方、TCL 华星、深天马、友达、群创等,均将 Micro LED 作为重点战略布局领域,力求在未来车载显示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

 

京东方在今年 9 月重磅发布全球首款 P0.3 Micro LED 车载显示屏。该显示屏采用 LTPS 像素驱动取代 Micro IC 像素驱动,具备曲面无边框拼接显示功能,环境光对比度高达 40000:1,峰值亮度超过 2000nits,同时兼具高色域和高刷新率等卓越特性。京东方精电作为京东方全球车载业务的核心销售平台,其越南车载显示生产基地一期样板于 12 月 6 日顺利试产成功。此外,京东方控股的京东方华灿 6 英寸 Micro LED 量产线于 11 月 6 日在珠海正式投产,在 MPD 封装、巨量转移和色彩转换等关键技术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

 

TCL 华星也不甘示弱,近日发布创新 Micro LED 车载显示屏,其中 10.25 英寸的 Micro LED 人机交互抬头显示器(HUD)尤为引人注目。TCL 华星透露,公司与泉州三安共同成立的芯颖显示已在 Micro LED 技术产业化进程中取得实质性突破进展,同时公司还积极筹备 Micro LED 中试线计划,全力推进技术的商业化应用。

 

深天马同样持续加大在车载显示市场的投入力度。今年 6 月,厦门天马光电子与天马新型显示技术研究院联合举办 Micro LED 等显示产品点亮活动,集中展示了车载仪表显示屏、高清显示屏和 Micro LED 显示屏,标志着天马 8.6 代新型显示面板和 Micro LED 产线已步入试产阶段,为未来大规模量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友达和群创两家台厂在 Micro LED 技术车载应用领域也积极布局、稳步推进。友达于今年 4 月成功收购德国车用零组件供货商 BHTC,双方计划在 2025 年 CES 展上共同展示融合 Micro LED 技术与人性化互动设计的全新智慧座舱。友达 4.5 代 Micro LED 生产线预计于 2025 年实现量产。群创也在紧锣密鼓地建设 Micro LED 生产线,全力追赶技术发展潮流。

 

综上所述,面板厂商通过积极布局 Mini/Micro LED 技术,不仅能够显著提升自身在车载显示领域的核心竞争力,精准满足市场对高性能显示技术的迫切需求,同时也有力推动了 Mini/Micro LED 与汽车智能座舱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进一步加速了汽车行业的智能化与高端化进程。据 TrendForce 集邦咨询研究预测,随着相关技术的持续突破以及车用显示需求的日益明确与具体化,预计到 2028 年,Micro LED 芯片产值将大幅增长至 4.89 亿美元,市场前景极为广阔。这一增长态势不仅深刻反映了 Micro LED 技术在车载显示市场的强劲渗透力,也预示着汽车智能座舱显示技术将朝着更清晰、更节能的方向加速迈进,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驾乘视觉体验。

 

文章来源:站长之家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