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2-24日
上海世博展览馆

上海电子展|中国工业机器人:高端突围路在何方,下游政策能否点亮曙光?

 

上海电子展了解到,在 2024 这一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宛如一片波涛汹涌的海域,价格战的狂风骤起,产品同质化如同厚重阴霾,下游需求增速放缓恰似逆潮涌动,诸多难题让行业在激烈竞争的重压下艰难前行。

 

从主流公司业绩表现便能窥见一斑,增收不增利成为行业的普遍 “症结”。据 MIR 睿工业数据显示,在今年前三季度,内资工业机器人厂商出货量位居前列的依次是埃斯顿(002747.SZ)、汇川技术(300124.SZ)、埃夫特(688165.SH)、新时达(002527.SZ)。令人唏嘘的是,除汇川技术外,其余三家前三季度净利润均呈现同比下滑态势。不过,即便身处困境,行业也从未停止探寻突破的脚步,从政策释放的红利机遇,到技术创新的前沿探索,从国产替代的步步为营,再到产品升级的精研深耕,都为行业未来燃起了破局希望之光。

一、下游景气度 “拖后腿”,厂商陷入价格混战

 

高工机器人(GGII)披露的数据预估,2024 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约在 30 万台左右,相较去年同期,下滑幅度约为 5%。

 

而在价格维度,形势同样严峻。GGII 数据表明,2023 年中国市场六轴及以上协作机器人产品均价尚有 9.73 万元,然而到了 2024 年,6 公斤负载的六轴机器人价格竟已暴跌至 2 万多元。财联社记者在阿里巴巴采购平台调查发现,甚至个别品牌的六轴机器人报价已然跌破万元大关,价格底线一破再破。

 

埃斯顿公司相关人士向财联社记者透露,公司今年工业机器人产品出货量虽保持增长态势,但行业弊端也十分显著:“一方面,下游光伏、锂电等关键客户所处行业景气度欠佳,对成本控制的诉求愈发严苛,使得公司从这些领域获取的利润大打折扣;另一方面,需求端深受制造业整体周期波动影响,而供给端又涌入大量竞争者,双重压力之下,产品价格持续走低。”

 

财联社记者留意到,近年来,一直支撑着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持续扩容的光伏、锂电以及新能源汽车等下游支柱行业,在 2024 年纷纷遭遇价格 “滑铁卢”,这无疑给工业机器人厂商的产品定价施加了更大压力。

 

以碳酸锂价格为例,Wind 数据显示,其从 2022 年底高达 56.7 万元 / 吨的高位一路狂跌,至 2024 年时,不但跌破 8 万元 / 吨的参考成本价,还一度在 7 万元 / 吨附近徘徊挣扎。

 

再看光伏行业,据光伏协会统计,2024 年年初至今,光伏硅料市场交易均价骤降 37.29%,硅片价格近乎 “腰斩”,P 型电池价格跌幅超 20%,N 型电池更是大跌 41.49%,各类组件产品价格的跌幅也都接近 30%。

 

汇川技术公司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得益于长期积累的多行业客户根基,公司工业机器人业务仍实现了较为可观的增长。不过,公司今年毛利率有所下滑,主要归因于新开拓了大量新能源汽车业务:“尽管新能源汽车行业前景广阔,但当下产业格局尚未定型,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产品毛利率普遍偏低,且这部分营收占比增长迅猛,进而导致公司综合毛利率同比下滑。”

 

埃夫特董事长游玮在近期公开演讲中将机器人赛道的发展历程精炼概括为:先是一拥而上、接着过度内卷、而后一地鸡毛、直至剩者为王、再到规范秩序,迈向健康发展。当前,由于终端客户缺乏对产品优劣的精准判断,使得价格沦为主要竞争手段。

 

企查查数据显示,近十年间,我国机器人相关企业注册量逐年攀升,于 2021 年首次突破 10 万家,全年注册量同比激增 53.3%,高达 13.12 万家;2023 年,这一数字再度刷新,首次突破 15 万家,全年注册量同比增长 28.8%,达到 18.00 万家,创下近十年注册量峰值。截至 2024 年前 11 个月,我国已注册 16.79 万家机器人相关企业,已然超越 2023 年同期水平。

二、年末曙光初绽,明年有望回暖复苏

 

尽管全年竞争激烈异常,但在 2024 年末,市场悄然出现转机,政策的落地显效如同冬日暖阳,开始为行业注入积极力量。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伴随工业生产稳步向好,制造业增速接连 3 个月回升上扬,11 月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 53581 套,同比大幅增长 29.3%。

 

“从四季度起,一些令人欣喜的现象开始显现。可以明显感受到,得益于国家补贴政策扶持,家电行业回暖势头迅猛,来自家电企业的订单数量显著增加。与此同时,大规模设备更新以及消费以旧换新等补贴政策也在逐步落地实施,诸如包装印刷等传统通用型行业的需求也在稳步复苏。另外,今年船舶行业热度高涨,我们正全力主攻船舶制造场景,今年已经斩获小批量订单,预计明年将会迎来更多机遇。” 埃斯顿公司人士向记者介绍道。

 

该人士满怀信心地认为:“随着国家政策进入更大规模的兑现期,叠加国产替代的强劲趋势,我坚信明年工业机器人行业将会迎来较为乐观的预期。”

 

汇川技术公司人士向记者透露,公司过去以四轴机器人产品为主,技术成熟,毛利率相对较高。近年来加大了对六轴产品的研发投入,目前仍处于规模拓展阶段。“未来随着生产规模逐步扩大,规模效应显现,六轴产品的毛利率有望得到进一步优化提升。”

 

而今年拖累部分公司利润率的光伏、锂电等行业,近期也呈现出止跌回升的趋势。

 

上海电子展了解到,碳酸锂价格在四季度期间稳定在约 7.3 万元 - 7.8 万元 / 吨区间波动;临近年底,光伏相关官方组织和机构频繁围绕行业自律及限产限价等议题召开闭门座谈会。从披露的中标和投标价格情况来看,头部企业及骨干企业正积极响应协会及相关部门的 “反内卷” 倡议,投标价格基本都高于协会提出的低成本价。

 

此外,不少公司提及,今年订单确认环节有所延迟。市场满怀期待,相信后续进入收获节点时,可能会迎来较大的业务增量。

 

埃夫特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规模同比下滑,既受市场竞争加剧、市场需求变化引发的产品结构调整双重影响,也与海外汽车主机厂客户投资计划推迟,以及在手项目延期执行等因素有关。

 

华中数控公司人士向记者解释,公司工业机器人及智能产线业务今年承接了大量海外订单,海外订单相较于国内订单毛利更高,但存在项目周期较长的问题。“在国内厂房完成组装后,需经海上运输,再到客户现场进行调试安装,整个流程耗费的时间远比国内项目要长得多。因此,在前三季度很多项目尚未达到收入确认的节点,预计将在后续陆续确认。”

 

 

文章来源:今日头条